最新旅游线路 主题旅游线路

2024陕西红色旅游线路 镇安县黑龙洞风景区

商洛红色旅游 2024-04-28
[导读]2024陕西红色旅游线路 镇安县黑龙洞风景区
 镇安县米粮镇的黑龙洞,位于滑水河的右岸。沿米粮镇至山阳县杨地镇的公路来到滑水河边,老远就能看到“龙潭圣境”的牌坊,黑龙洞就在其南。

  黑龙洞不但风景优美,还有一个久远的故事。据当地村民传说,唐初贞观年间,泾河老龙因触犯天条被玉帝降罪,将处以斩刑,唐僧为其求情超度,才得以在河南五龙洞托生。安禄山造反时,老龙幻化成幼童,与南下的难民一起逃生。当它来到秦岭南麓安业县(即今镇安县)的滑水河畔时,见对岸有一座大山,山脚的青石崖下有个“心”型石洞,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,就在这里落下了脚。

  黑龙洞之所以声名远扬,更因为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。19352月,中共鄂陕特委、鄂陕游击总司令部在黑龙洞前的歌舞楼召开千人大会,宣告成立了中共镇安县委、镇安县苏维埃政府。

  走近黑龙洞,只见洞口一股清泉奔涌而出,飞珠溅玉,扑朔迷离。“湫水潭”和“献潭”前后分立。洞旁有黑龙庙,为道教圣地,至今香客络绎不绝。

  黑龙洞是镇安三大地下河之一,常流量0.75立方米/秒,枯水流量0.125立方米/秒。1970年,当地引黑龙洞水建成滑水河电站,装机28千瓦,让黑龙洞附近的群众告别了煤油灯。197911月加大投资,外接西坪电站尾水建成黑龙洞电站,装机250×2千瓦,年发电量270万千瓦时,不仅使原白塔公社1700多户群众通了电,还辐射到杨地、岩屋、大坪等地。

2009年,镇安县利用黑龙洞之水建成小型农田灌溉工程,使黑龙洞周边100多亩农田旱涝保收。2010年,镇安县又利用黑龙洞水源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经过沉淀净化处理,将自来水送到数百户农家。

 

 

 

我们从镇安县城出发,一路向东,50多公里后过米粮镇沿滑水河继续前行,来到镇安、山阳与湖北郧西三县交界的地方——店垭子。

 

店垭子是旧称,因为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点,是客商往来必经之地,有车马店让客商歇脚,加上地势又高,故称店垭子。早先为镇安地界,后一分为二,一部分仍属于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,当地人称二里湾,一部分划归山阳,现在属于山阳县杨地镇后荫村,当地人称三里湾。

沿盘山公路而上,随处可见依山势而建的民居,门前或有一树火红的柿子,或有几株疏疏朗朗的大树,皆着了颜色,红的似火,黄的透亮,把几间房屋衬托得像一幅国画。

再朝上,一面“鄂陕红军第一村”的牌子立在村口。一打听,是山阳的后荫村,老地名叫店垭子。同行的章登畅先生告诉我们,1934年,一支红军长征的队伍由湖北而上,来到镇安、山阳、郧西三县交界的店垭子,店垭子的百姓腾房凑粮照顾伤员,甚至几家人挤在一起生活,同时积极参与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。19354月,这里建立了鄂陕红军司令部,继而成立了镇安苏维埃政府。

红军北上抗日之时,店垭子人民含泪相送,然后悉心照顾红军留下的许多伤病员。有的红军战士养好伤后追赶队伍去了,也有很多红军战士的英灵永远地留在了店垭子,这里的老百姓至今保留着烈士坟冢,从来没有人毁坏和耕种。

查阅镇安党史资料,对店垭子的红色政权也有详细的记载:1935年前后,店垭子周围有10多股大刀会、红枪会等自发的群众武装,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“五抗”(抗捐、抗税、抗粮、抗丁、抗债)斗争此起彼伏。

据《中国共产党商洛历史》(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2月第一版)记载:19352月上旬,中共鄂陕特委成立,特委机关驻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,后移驻镇安县店垭子。1935214日,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白塔乡花水河洞河垣(现米粮镇树坪村黑龙洞)成立,政府机关驻地在店垭子,并以店垭子为中心,在山阳、柞水、镇安、郧西、旬阳5县边陲地区形成了一块连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。

19352月至193510月以及更长的一段时间,后荫村店垭子在中共鄂陕特委、中共镇安县委、镇安县苏维埃政府、鄂陕游击师、鄂陕游击司令部的领导下,成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后方。

 


镇安县米粮镇的黑龙洞,位于滑水河的右岸。沿米粮镇至山阳县杨地镇的公路来到滑水河边,老远就能看到“龙潭圣境”的牌坊,黑龙洞就在其南。

  黑龙洞不但风景优美,还有一个久远的故事。据当地村民传说,唐初贞观年间,泾河老龙因触犯天条被玉帝降罪,将处以斩刑,唐僧为其求情超度,才得以在河南五龙洞托生。安禄山造反时,老龙幻化成幼童,与南下的难民一起逃生。当它来到秦岭南麓安业县(即今镇安县)的滑水河畔时,见对岸有一座大山,山脚的青石崖下有个“心”型石洞,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,就在这里落下了脚。

  黑龙洞之所以声名远扬,更因为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。19352月,中共鄂陕特委、鄂陕游击总司令部在黑龙洞前的歌舞楼召开千人大会,宣告成立了中共镇安县委、镇安县苏维埃政府。

  走近黑龙洞,只见洞口一股清泉奔涌而出,飞珠溅玉,扑朔迷离。“湫水潭”和“献潭”前后分立。洞旁有黑龙庙,为道教圣地,至今香客络绎不绝。

  黑龙洞是镇安三大地下河之一,常流量0.75立方米/秒,枯水流量0.125立方米/秒。1970年,当地引黑龙洞水建成滑水河电站,装机28千瓦,让黑龙洞附近的群众告别了煤油灯。197911月加大投资,外接西坪电站尾水建成黑龙洞电站,装机250×2千瓦,年发电量270万千瓦时,不仅使原白塔公社1700多户群众通了电,还辐射到杨地、岩屋、大坪等地。

2009年,镇安县利用黑龙洞之水建成小型农田灌溉工程,使黑龙洞周边100多亩农田旱涝保收。2010年,镇安县又利用黑龙洞水源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经过沉淀净化处理,将自来水送到数百户农家。

 

 

 

我们从镇安县城出发,一路向东,50多公里后过米粮镇沿滑水河继续前行,来到镇安、山阳与湖北郧西三县交界的地方——店垭子。

 

店垭子是旧称,因为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点,是客商往来必经之地,有车马店让客商歇脚,加上地势又高,故称店垭子。早先为镇安地界,后一分为二,一部分仍属于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,当地人称二里湾,一部分划归山阳,现在属于山阳县杨地镇后荫村,当地人称三里湾。

沿盘山公路而上,随处可见依山势而建的民居,门前或有一树火红的柿子,或有几株疏疏朗朗的大树,皆着了颜色,红的似火,黄的透亮,把几间房屋衬托得像一幅国画。

再朝上,一面“鄂陕红军第一村”的牌子立在村口。一打听,是山阳的后荫村,老地名叫店垭子。同行的章登畅先生告诉我们,1934年,一支红军长征的队伍由湖北而上,来到镇安、山阳、郧西三县交界的店垭子,店垭子的百姓腾房凑粮照顾伤员,甚至几家人挤在一起生活,同时积极参与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。19354月,这里建立了鄂陕红军司令部,继而成立了镇安苏维埃政府。

红军北上抗日之时,店垭子人民含泪相送,然后悉心照顾红军留下的许多伤病员。有的红军战士养好伤后追赶队伍去了,也有很多红军战士的英灵永远地留在了店垭子,这里的老百姓至今保留着烈士坟冢,从来没有人毁坏和耕种。

查阅镇安党史资料,对店垭子的红色政权也有详细的记载:1935年前后,店垭子周围有10多股大刀会、红枪会等自发的群众武装,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“五抗”(抗捐、抗税、抗粮、抗丁、抗债)斗争此起彼伏。

据《中国共产党商洛历史》(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2月第一版)记载:19352月上旬,中共鄂陕特委成立,特委机关驻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,后移驻镇安县店垭子。1935214日,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白塔乡花水河洞河垣(现米粮镇树坪村黑龙洞)成立,政府机关驻地在店垭子,并以店垭子为中心,在山阳、柞水、镇安、郧西、旬阳5县边陲地区形成了一块连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。

19352月至193510月以及更长的一段时间,后荫村店垭子在中共鄂陕特委、中共镇安县委、镇安县苏维埃政府、鄂陕游击师、鄂陕游击司令部的领导下,成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后方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西安新旅国际旅行社简介

 

 

西安新旅国际旅行社地处西安市中心钟楼商圈;是经工商局和文旅局双重审批的一家综合性旅游企业!

 

主营国内旅游、外宾接待及西安周边旅游;专业承接红色旅游、研学旅游、商务考察会议培训、团建拓展等;其中红色旅游项目涵盖省内外所有景区景点,成功接待并服务过百余家企事业单位。

 

近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现有分支机构80余家遍布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内蒙、四川、贵州、陕西等地;因企业发展需求,现面向全国诚邀加盟

 

旅游行业属于朝阳产业,同时又属于轻资产行业,投资小、风险低;简单易学、易上手;没有学历要求、没有经验要求,免费培训、指导!行业门槛低,适合小白创业和二次创业!

 

欢迎各地的有识之士能加盟到我们团队中来,资源共享、共谋发展!为旅行创造精彩,让游客感动生活;选择陕新旅,走遍全世界!

 

企业地址:西安莲湖北大街宏府大厦7

联系电话:029-87200345  029-87209016

标签:陕西红色旅游线路 镇安县黑龙洞风景区 打印

其他商洛红色旅游文章

消息

返回顶部